2011年7月24日 星期日

德國慕尼黑電影學院:因緣不可思議

佛教界印順導師生前對特殊的緣份常說:「因緣不可思議。」這種看似平淡的話,也需要一定的人生歷練才能回過頭來慨嘆一回。我大學讀得是經濟,經世濟民是也。大三對管理發生興趣,就積極的去修了輔系,當時最想去讀得學校就是賓州大學的Wharton School。不過後來隨著興趣的轉移,離管理這個領域越來越遠,卻是多年後到美國讀書,就這麼巧,住在Wharton School的正對面兩條街。還記得一到費城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到這個首屈一指的學院坐上一坐,像是哀悼這逝去的緣份。聽起來很悲傷,那是因為當時還有留戀。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過一次,我是大四時突然想去德國讀書,就開始學起德文。沒學多久就去服兵役,退伍之前有了個重大決定,就是依著自己的興趣去發展,因此毅然的選擇去學電影。當時最想去讀的學校就是溫德斯讀的慕尼黑電影學院。想想確實是太天真了,入學條件是,你申請之後,年底前學校會發出邀請函,請你一月十五日到學校去參加考試。考試有六個大項目,我看了前三個,心就涼了一半。第一當然是考德文;第二是學校準備一間教室,你會被關在裡面一整天,用德文寫出一個劇本;第三就是拿這個劇本請當地的演員,實地的排演一遍,學校要看的是指導演員的功力。雖然涼了一半,我還是努力了一年半載,發現自己的德文程度沒有太大的長進,怎麼寫劇本?因此才將目標轉移到美國。就在這個決定之後,居然有機會到了慕尼黑,而且我雖然去過德國很多次,到慕尼黑卻是僅有的一次,因此現在想想,因緣真是不可思議。所以我還是一樣,到慕尼黑電影學院前面默默無語的坐上老半天,算是跟自己心裡的不捨鄭重道別。
我印象中巴伐利亞的最後一幕是,傍晚農夫扛著大鐮刀越過高原溪流的橋,往回家的路上。我們的車和他在橋下交叉而過,從微光中變換成完全的剪影,這高原縱谷,每每有一條溪流像是天上瀉下直奔山谷,消失在盡頭。多年後再想想,巴伐利亞確實是我所去過高原地形中最迷人的地方。我認識的所有德國朋友都來自於巴伐利亞,他們總是說自己是巴伐利亞人,並不主動提到德國,也是歷史使然吧!雖然沒有機會到慕尼黑電影學院就讀,到美國之後只要有德國同學和朋友辦的party,都盡可能參加,就算聽聽德文也好,也或許心中還深埋著那一絲的願望吧!
(作者註:因管理不當並遭受火災,致使許多照片損毀遺失,僅留下一些巴伐利亞的相片,還請讀者見諒)
慕尼黑街景





巴伐利亞高原








1 則留言:

  1. 你好~可以請問一些慕尼黑影視學院的申請方式嗎??我也想要考,可是學校沒有很多德國學校的資料,謝謝版主。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