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印度現場拍攝筆記第13天:阿拉哈巴德Allahabad


檢視較大的地圖



Nov.17.2002
當一個人生病時,期待熱騰騰的淋浴,打開水龍頭等半天還是冷水時,真是難掩心中失望之情。來印度這是第13天了,沒有把握水龍頭冷熱水究竟是右轉還是左轉,也沒把握水龍頭是否有熱水,或是熱水是不是一下就變成冷水,就像馬路上從不劃分隔線一樣,到這裡的感覺是一團混亂。10億人口擁塞的國度,似乎只有種姓制度在基礎上維持了一個無形的秩序。我們一個外來人,很難說上幾句話,說了幾句話也不太算是個話。追根究底還是需要自己是當地人,才能領會出一種印度自己的靈魂,外來人是無權做評判的。
這次的旅行拍攝是追隨七世紀玄奘法師在印度的腳步。其實嚴格說來我們並不知道公司的目的和意含,只是有個概括的方向。算是運氣很好,第一天抵達加爾各答Kalkata時,在書店看到一本以此地國產車Ambassador為主題的攝影集,提到了在印度要拍一張好照片的困難。他說一切都overloaded,到處是擁擠,除了照片難以突顯之外,就是一切顯像過於沈重。
隨著水龍頭的水越來越熱,加冷水或是把熱水調小,水溫卻越來越難控制。而浴缸邊還殘留前一位客人留著的肥皂和一灘柴黑色奇怪的爛泥,加上昨天被蚊子整晚的攻擊,我突然發覺,這個國家連表面功夫都不想做。
待在印度聖城瓦拉那西Varnansi四天之後,開了二個半小時車來到了另一個印度教聖城阿拉哈巴德Allahabad,這是兩條重要河流的匯集地,恆河Ganga和耶木拿河Yumuna。
進城時發現道路較寬廣與整齊,而且學校繁多,立刻對這個城市起了好感。原來這個城市是印度的教育中心,Allahabad大學素有印度牛津之稱,許多總理出身在這所學校。首先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博物館裡,難得可以拍Video,佛像在這裡並不多,倒是花了很多時間拍了許多印度教神像,畢竟少有機會研究。傍晚趁光線還好,到河邊看看。路上遇到大象背負菩提樹,覺得符合主題,停在路邊才幾秒鐘,跑來一大群人伸手要錢,這真實是我來印度之前的印象,只是沿路我們都沒碰見,只有少數或個人如此,一大群人聚集包圍還算頭一遭。
河邊的拍攝算是來印度最為愜意的時刻,恆河在此乾季時顯得很容易渡過。當地人在淺灘處沿線往河中搭建一長排斷斷續續的木板竹竿架,方便來恆河祈禱沐浴的人有個可以站立的地方。導遊拿著食物引來西伯利亞避寒的水鳥。一幅幅的照片呈現西南孟買來此朝聖者和西伯利亞水鳥交織在夕陽下二河的交界之所。誰與誰的會面還不只是空間的不同,也有著時間的差異。眾多不絕如縷的朝聖者正是這種寫照。
大象背負菩提樹

Allahabad位於恆河和耶木拿河匯集處


孟買來的朝聖者

朝聖者與水鳥的交會


船家小孩

船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