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

義大利古羅馬競技場 The Colosseum

羅馬帝國世界的三大競技場,我個人偏愛位於普羅旺斯尼姆的那一個。是一個適合散步和慢慢品味小店家的古典景點,可惜我的照片燒毀了,暫時沒有在這裡介紹的機會。突尼西亞依利捷的競技場位於沙漠平原中,周邊沒有特別的小店可以散步,只能專注於廣大競技場的本身。因此說來說去,還是要提一提旅客爆滿的競技場本尊:羅馬競技場。
我們先來問問為什麼有這種的鬥獸或是鬥劍士gladiator的產生?羅馬帝國興起之前,在義大利中部有一個叫做依特魯里亞Etruria的城邦國。當時的依特魯里亞人的喪禮就有鬥獸的表演習俗,慢慢的形成了傳統儀式。羅馬帝國首先是從希臘那裡得到的靈感,把劇場改成圓形,蓋了圓形劇場,但是在西元64年的一場大火中毀損。到了西元69年,維斯帕先Vespansian登基為皇,就要求蓋一個可以保存很久並且也容納大量觀眾的建築物,於是才有了圓形競技場的誕生。最早是用家族的名字來命名,叫做芙拉維劇場Flavian Amphitheater,地點原址是以前暴君尼祿奢華的黃金屋的ㄧ部份。西元80年帝國的繼任者提圖斯Titus主持了隆重的開幕禮,但是整個工程要到下一任多米尼大帝Domitian時期,加了最後一圈的座椅才完工。整個競技場可以容納五萬至六萬人,長187公尺、寬155公尺、高55公尺、圓周527公尺。一樓鋪砂礫的部份是皇族、神職人員和女巫的座位;二樓給一般市民;三樓的貧民就得站著看了。走廊與樓梯的動線和配置,可以確保進出的順暢。動物方面的管控,透過通道和升降設備可以直達舞台中央。這種鬥劍士與猛獸或是與罪犯的血腥搏鬥,持續了300年。到了西元404年的時候,一位修道士的死諫,停止了人類參與競技當中,剩下野獸之間的互鬥則是一直到了六世紀末才廢止。我們現在所知羅馬競技場的名字則是到了西元八世紀才使用,原來Colosseum的字義卻是暴君尼祿本人的巨型雕像,聽起來其實是貼切又諷刺。競技場早在西元五世紀和六世紀就因為地震受損,中世紀毀壞更大。13世紀羅馬競技場成為教會的財產。15世紀教廷為了興建教堂,拆走了部份的石塊,這些石塊主要是由石灰華岩石所構成。18世紀中葉,教會宣稱早年羅馬人勇於承認自己是基督徒而在此殉難,競技場就成為了教廷的聖地予以保護,這就是競技場裡看得到大型十字架的原因,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直接的證據顯示這之間的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